聽障兒童的效果評估的主要指標有:助聽后的聽力水平、言語識別能力、主觀評估助聽器的獲益程度、不適評估等。對于先天性聽力障礙或語前聾的兒童還可增加言語發(fā)展水平評估,這也是人工耳蝸植入后評估其效果的常用指標之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2151128366573.jpg" alt="" /><br /></p><p> 一、助聽后的聽力水平</p><p> 有幾種測聽方法可以測試出聽力障礙兒童在不同頻率范圍的聽閾。其中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是測試在聲場環(huán)境下的助聽聽閾,前提條件是在這種測聽環(huán)境下聽障兒童可以合作。例如用視覺強化測聽法或條件游戲測聽法等行為測聽進行測試。測試所得的助聽后聽閾與裸耳聽閾相比較,可得到功能性增益。該檢查對驗證能否聽到輕聲有用。</p><p> 二、言語識別能力</p><p> 助聽器選配效果可通過言語測聽來評估,因為言語是人類進行交流的最重要的一種聲音,因此,根據(jù)言語測聽的評估方法是比較完整的評估。但嬰幼兒正處于語言學習的活躍時期,受其年齡和聽力損失程度的限制,通常難以測出其言語識別能力。有報告指出對于3歲以下的兒童不太可能獲得可靠的言語識別能力的資料。這種測試方法適用于3~5歲的兒童。但有個前提是:要有一套為該年齡段兒童所熟悉的詞語、相應圖片和物品。在做測聽選擇言語材料的類型時,要考慮這個受試兒童詞匯表中已有的詞匯。</p><p> 言語識別能力測試的結果可進行橫向比較,即與同年齡正常兒童相比,以找出差距;也可進行縱向比較,即比較同一兒童不同時間的言語識別能力,以顯示其進步程度,但后一種更有意義。對于較大的兒童有較多的言語測聽方法可供選擇,其中包括適用于成人的測聽方法。</p><p> 三、主觀評估助聽器獲益程度</p><p> 主觀評估通常指助聽器用戶在每天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里,在評價從佩戴助聽器中獲益程度的同時也評價助聽器的缺點及限制。顯然我們不能期望嬰幼兒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主動合作,但8~12歲年齡段的兒童可以在這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可通過詢問兒童、其父母或老師,了解助聽器在實際生活中對他們的幫助程度,以評估助聽器效果。并可根據(jù)兒童當前的能力,參考聽力正常者的聽覺和聆聽發(fā)展指數(shù),制定相應的聽力康復目標。若不能達到預期的有關目標,應檢查助聽器的調試是否合適,功能是否正常。</p><p> 四、不適評估</p><p> 評估每個兒童對助聽器的適應情況,主要是為了保證助聽器不會引起響度不適。</p><p> 五、言語發(fā)展水平評估</p><p> 在評估聽力障礙兒童佩戴助聽器效果時往往很少考慮言語發(fā)展水平評估。言語發(fā)展水平可用清晰度指數(shù)(AI)來表示,即測試某些特殊類型的言語(如句子)的言語可懂度,這方面測試是以受試兒童的年齡和語言能力為基礎的。通過對年齡較小的兒童的言語產生水平與同年齡的正常兒童的相應言語產生水平相比較,可用來跟蹤評估兒童個體言語產生的發(fā)展水平。</p><p> 更多詳情請登錄cxji.cn</p>" />